3D打印藝術能否成為藝術的未來?
3D打印藝術曾經作為人們的期待被賦予極大的期望,以為可以為整個藝術行業(yè)帶來巨大的顛覆性和可能性,然而事實非但不是如此,甚至已經很少人會去主動提及,從當初的甚囂塵上到當下的默默無聞,是什么造成了3D打印藝術當下的困境?而在這困境中是否又孕育著新的可能呢?
?
3D打印藝術從“噱頭”到藝術
?
一個巨大的未知的物質張牙舞爪的懸在半空中,在它的下面放置著同樣一堆說不清楚是什么的物質,面對著它,從內心深處會感到一種恐懼、震撼、神秘......,這是2017年6月雕塑家展望在龍美術館舉辦的最新展覽“展望:境象”中呈現(xiàn)的作品《隱形》,這件作品是藝術家首次結合3D輸出科技手段進行創(chuàng)作。
▲展望,《隱形》,不銹鋼敲制3D打印雕塑、噴火槍烤色
?
“這是我第一次真正觸及科學,原來僅僅是使用科技產品,或利用科技美學去呈現(xiàn)的藝術,而這些并沒有觸及到科學本身。這個項目進行了一年多,算法運算之后可以直接3D打印?,F(xiàn)在的科技可以達到將看不到的世界通過3D打印輸出到現(xiàn)實看得到的世界,觸及到科學本質給了我很大的啟發(fā)?!闭雇v到。
?
▲展望,《隱形堆》, 3D樹脂打印、噴漆, 2017
?
他的新作《隱形》為三個步驟,首先與數(shù)學家、軟件工程師花一年時間討論寫出一個軟件,利用流體力學的基本算式來模擬人體進入巖漿的過程。其次從中選取某個時間點,將人體與巖漿混合流動的形態(tài)以3D打印的方式輸出。最后在輸出的立體造型上包覆以不銹鋼,拋光打磨,并上色。
▲隱形集合,2016
?
展望表示,如果沒有3D打印機的發(fā)明,這些數(shù)學運算也只能發(fā)生在看不見的世界,通過幾種軟件的轉換在3D技術的支持下才能實現(xiàn)把看不見的數(shù)字形象直接輸出成立體模型,真正的來到物質世界,進而轉換成自己所需的其它材料。“大家在展場會看到一個錄像,那里為了視覺的需要呈現(xiàn)了粒子之間演化的過程,畫面有幾百萬個粒子在運動,每個粒子后面都是由數(shù)學公式推動的。旁邊堆放的81件等人大隱形就是從這里直接輸出的,空中那個根據(jù)展廳設計的12米大雕塑也是3D直接輸出的(正所謂即可無限小又可無限大),然后在模型上手工打造成不銹鋼材料再施以鏡面拋光,經火槍噴燒與化學藥水的自然反應,做成現(xiàn)在大家看到的如貝殼里面豐富的自然顏色,火燒的色彩則暗合了人物在熔巖中涅槃的過程?!?/span>
?
而在2017年,還有另外一位非常著名的雕塑家隋建國也運用到了3D打印技術,在2017年3月開幕的隋建國個展“肉身成道”中,展示了藝術家使用高精密度3D掃描技術及3D打印技術創(chuàng)作的作品,這些作品精確并還原了藝術家在創(chuàng)作時留在作品表面的手紋細節(jié),打破了此前在泥稿放大過程中對于細節(jié)還原的技術局限。
▲手跡,2014-2017,鑄銅,165 x 100 x 72 cm 2017
?
2013年“3D打印”一詞頻繁閃現(xiàn)在公眾視野,引起了不同領域的人們聚焦式的關注。3D打印技術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,除了制造業(yè)、創(chuàng)意產業(yè)、建筑業(yè)等多個直接相關的行業(yè),還涉及到食品、醫(yī)療、航天等令人意想不到的領域,甚至有人不無夸張的預測“在未來3D打印技術可以制造一個世界 打印一切”,當然,這也同樣適用于藝術行業(yè),尤其是雕塑藝術領域,很多人設想,在技術足夠普及簡便的情況下,一個未受過專業(yè)訓練的普通人也能通過3D打印機輕松的將自己構想的視覺形象成功轉化為實物。那么現(xiàn)實真的是這樣嗎?
?
關于3D打印我們常常看到的是大眾層面能夠接觸到的幾千塊、幾萬塊打印機,這些打印出來的東西很難用藝術來定義,因為成品相對來說比較粗糙,另外一方面,在材料上大部分為樹脂,顯得非常單一,與我們想象中的藝術品完全不是一個層面,真正能夠實現(xiàn)藝術創(chuàng)作需求的,也是近兩年的事情,就像上面提到的兩位藝術家。
▲手跡#4 2013-2017 鑄銅 290 x 185 x 130 cm
?
“我是從08年以后就有了這個想法,當時我就意識到,我閉上眼捏泥,它已包羅萬象,但是我怎么把它展現(xiàn)出來?試了很多次,靠人工做不出來,我拜訪了很多家3D打印的公司和廠家,都未能實現(xiàn)。近年,我緊盯著一個廠家,決心不計成本,把它當成一個科研來做。在2016年,終于達到了理想效果。打印一個大尺度樹脂模型需要兩、三個月,沒有那么大的機器,需要一片片的打印,打印一片需要五到六天的時間,最后合成為一個整體?!彼褰▏v到。
?
隨著3D打印技術的逐漸成熟,是否就意味著未來,會出現(xiàn)越來越多的3D打印藝術呢?3D打印藝術當下面臨的最為棘手的問題又是什么呢?
?
成本百萬:3D打印藝術的痛點
?
“3D打印就目前來講,我對3D打印的東西不像最早看那么興奮,從材料上它相對比較單一,白色的那種材料,給人輕飄飄地感。雕塑傳統(tǒng)的是那種重量感,體積感體現(xiàn)不出來。有時候這種工藝性會比較強?!睂O振華講到。
▲作品局部
?
他的話也道出了3D打印藝術當下面臨的最大問題,就是材料與工藝,就像雕塑家隋建國講到的那樣:“開始創(chuàng)作《盲人肖像》的時候,就在想如果這些細節(jié)都能呈現(xiàn)出來,該有多完美。我試著放大后二次加工呈現(xiàn)那些細節(jié),做不出來;2012年找了一幫學生,看誰能做出來,一個都沒做出來。用最古典的‘套圈放大’法做出來的手紋,假,不生動,包括試驗3D打印,那時候掃描精度、打印精度都不夠,最后就徹底放棄了。這一兩年,我在山西運城找到一家雕塑工廠,那個老板比較有遠見,他知道遲早有一天,這種先進的技術會進入4.0行列,他買了這種機器。這個機器最大的修模精度能達到0.01毫米,比指紋細多了。他們平時也用3D打印雕刻,精度最細的也就兩三毫米。所以,我要求用最高的精度掃描,最高的精度打印,再用最高的精度鑄造出來。一年多,出了4個作品?!?/span>
▲大眾能夠接觸到的3D打印機
?
調查3D打印技術花了隋建國好幾年的時間,始終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,就像他自己講到的那樣,一年才能創(chuàng)作出4件作品,對于藝術家的創(chuàng)作需要來說是遠遠不夠,更為重要的是,打印材料為塑料“原來應該是白色的,噴了一層防紫外線的涂料,要不然它會老化。”
?
對于藝術家創(chuàng)作來說,3D打印材料造價太高,就像展覽中呈現(xiàn)的作品,在五年前,隋建國表示自己不敢打印,因為付不起高額的材料費用,更別說直接用金屬打印,他表示用金屬材料打印一個手機大小的東西話費大概在3萬左右吧,要使用金屬打印到他展出作品大小至少需要3百萬,還有就是金屬打印打印難度高,中國目前還沒有完全掌握這項技術。
3D打印機
這也是為什么3D打印藝術很難發(fā)展的原因,首先在技術和材料層面就有很高的門檻,我們常見的,大眾能夠買到的技術已經過了專利期,在學術界已經進入邊緣沒落了。當下更多專業(yè)領域使用到的機器,在精度、速度、材料選擇性(120多種可用材料,并且可以多材料同時打印)、兼容性(可執(zhí)行4D打印)都有非常大的優(yōu)勢,但是,一臺這樣打印機售價約四百萬元左右,耗材平均每兩千克約一萬元,相當于每克材料就要五塊錢。這些機器購買費用和損耗費用即便是初具規(guī)模甚至中型規(guī)模的公司也無法承受。另外,還有一種打印機可以打鈦粉、銅粉、鋁粉、不銹鋼粉等等,一臺從德國買過來,售價超過五百萬元。
?
科技與藝術的倫理該如何平衡?
?
我們知道,創(chuàng)作一件藝術品需要藝術家觀念、思想、情感投入等等,當然也離不開身體的參與,是一個復雜的系統(tǒng)性工作,但是3D打印就不一樣了,只需要用掃描儀掃下來數(shù)據(jù),或者數(shù)字鍵夠一個模型即可,剩下的事情交給機器即可完成,那么這就面臨著一個問題,這樣創(chuàng)作出來的作品,如何定義它的藝術性?還有就是它的無限復制功能。
?
隋建國表示:“我覺得3D就是原創(chuàng)?!痹谒磥?,原則上不能說機器為人服務,就是人要理解機器的語言,它的規(guī)則,才能跟它合起來,這其實是一種原創(chuàng)?!霸蹅兊氖謾C信號最早叫模擬信號,現(xiàn)在叫數(shù)字信號是一個道理。傳統(tǒng)的雕塑創(chuàng)作訓練一種技術,模仿自然,是叫模仿,3D本身就屬于數(shù)字級別?!?/span>
?
3D打印會對原來的傳統(tǒng)雕塑形成沖擊,不次于當年攝影對繪畫的沖擊,攝影出來之后,很多藝術家認為繪畫死亡了,已經有東西完全可以替代它了。100年之后,繪畫也沒有死亡,“但是我認為繪畫已經被攝影徹底改變了,畫家都開始模仿攝影鏡頭看世界的方法,大家已經形成了一只眼睛看世界的這個習慣。3D我覺得會改變雕塑家看世界的方式,雕塑家面對物質的方式,一定會改變的。”
?
“從原創(chuàng)的角度講,打印一個雕塑出來,往往是不好的,是完全的對自然的復制?!迸u家孫振華講到,他表示,藝術或者說雕塑跟3D打印這種完全一模一樣的純自然主義的復制比起來,雕塑不管過去怎么寫實,它總有一種塑造者本身的對對象的一種認識,一種很主觀的東西在里面,所以同樣一個人像,一百個人做,會有一百種不同的手法和觀察角度。如果3D做起來就是一個標準件,至于說那些比較抽象的藝術,3D打印的優(yōu)勢就不明顯。
?
在孫振華看來,3D打印到中國已經有一段時間,最早雕塑界是一片驚呼,3D打印進來以后,雕塑特別是寫實雕塑的末日到了,比如說結合一些掃描的技術,再配合3D打印,寫實這種造型可能就會被3D所取代,曾經確實是引起大家的一些憂慮。但通過幾年發(fā)展下來,3D打印確實出現(xiàn)的頻率現(xiàn)在是越來越多了,在很多展覽,包括在很多的工程都能看到,但對雕塑界的沖擊,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。
?
雕塑家史金淞也有同樣的看法:“它只是一個技術,當你去使用它的時候才是藝術,就像前幾年流行的一個說法,以為使用了影像,就是當代了,所以說3D也是一樣,如果僅僅拿3D去仿制一個東西不能稱之為藝術。未來可能會有很多人去喚醒它的語言屬性,目前來說還是個替代品,替代品的屬性顯然是不高級的,當它成為一個語言系統(tǒng)之后,我想它內在東西可能會被發(fā)掘,3D打印讓人覺得是個很新奇的事,現(xiàn)在3D技術遠還沒走到那個層面上,在技術層面,就是材料和想象力,現(xiàn)在從業(yè)者沒有去用它本身的方式想象,至少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,就是說跟這個技術根本有關系,就是說更多的還是沒有原創(chuàng)性,它并不見得比雕塑更好用?!?/span>
?
史金淞表示,3D打印雖然多了一些復制的功能,但是從情感的角度大家不一定要需要,并且之前的技術能解決很多問題,用這種方式并不一定比傳統(tǒng)的方式成本更低,它是一個未來,有被想象和期待的地方,但并不會改變什么。
?
當然,還有另外一個存在的問題就是,3D打印的版權問題,以前的抄襲或者復制還需要去身體力行,在有了新技術之后,只需要三維數(shù)據(jù)即可,還有就是用3D打印的作品可以無限的復制,這對于藝術的版權保護是否會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
?
“它的板數(shù)問題要形成一個規(guī)則,它是一種機器的創(chuàng)造?!彼褰▏v到。
?
而在史金淞看來,我們需要相應的價值和倫理的重新建設:“就像攝影一樣,以前畫一張畫很麻煩,攝影出來以后,繪畫同樣存在,但又有很多人用攝影去創(chuàng)作,我覺得它不會有本質上的變化,只是會讓我們變得更豐富。”
?
孫振華則講到,關于雕塑的版權維權方面,比如像中國雕塑學會這樣的機構在制定一些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但他覺著目前的力度還不夠:“一定要提升到國家層面,好在現(xiàn)在對知識產權的重視,越來越提到議事日程。”
?
3D打印,正面的看它是一種新技術的興起,它使我們的藝術多了一個維度、手段。從另外一個角度講,3D打印目前還不能夠取代傳統(tǒng)創(chuàng)作的情感投入,更不要說它昂貴的技術投入和材料費用,可喜的是現(xiàn)在已經有藝術家開始真正的去運用這一技術進行學術性的創(chuàng)作,希望,在未來,這項技術能夠給藝術家提供真正的便利,開拓并實現(xiàn)他們的想象力。